查看原文
其他

国家重磅点名!放宽!26位全国两会代表委员集中发声!超36个深圳人关心的大事曝光

深圳梦 2021-10-08
 


2021年全国两会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10名在深全国人大代表、16位住深全国政协委员全员赴京参会,积极建言献策!
与此同时,今天(3月8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再次点名“深圳”、“粤港澳大湾区”,释放重大信号!其中,明确提出“制定实施出台海南、深圳等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
深圳梦特别梳理26位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的提案和建议,与你一起追寻中国梦、深圳梦。
据深圳梦盘点,在深、住深代表委员们的提案和建议包括:尽快开展数据生产要素统计核算试点、设立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乡村振兴、新就业、碳中和、数字治理、海洋保护地网络建设、扩大在深高校办学自主权、产业工人、加大基础学科方面的投入、为囯际人才在大湾区内流动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建议深圳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体、在新兴的科学领域加大博士人才培养、高水平规划让西丽枢纽成为大湾区加速器、持续改善营商环境鼓励企业家大胆创业、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推进民事赔偿责任优先原则、建立与注册制改革相适应的证券罚没款“赔先罚后”机制、关于支持深圳加快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建议、河套的机制体制改革创新、立法创设“依职权注销制度、关于提高深圳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力的提案、打造健康中国的“深圳样板”、疏通跨境医疗合作“堵点”、加大对高科技民企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建议创办粤港澳大湾区集成电路产业大学、人文湾区、旅游休闲产业、体育文化事业发展、青年工作、环保工作、人民币国际化、新冠疫情期间战略必需品的财政补贴问题和政策、立法推动电池回收、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形势下民营企业经营发展困难及政策建议调查等36个领域。


国家发展改革委点名!

“十四五”如何开好局起好步?

这场发布会说,和深圳密切相关!


3月8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胡祖才,秘书长赵辰昕介绍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并就“十四五”规划中大家关注的城镇化、科技发展、共同富裕等问题,回答媒体提问。


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注意到,“深圳”、“粤港澳大湾区”等关键词被几次提及。



制定实施出台海南、深圳等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


改革永远在路上,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进入“十四五”时期,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重要议题,同样,改革也是深圳的根与魂。


在今天的发布会上,赵辰昕根据今年要重点推进的改革任务归纳成“五个着力”进行了介绍,分别是:


01

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

02

着力推动建设高标准的市场体系

03

着力深化重点行业的改革

04

着力促进全面绿色转型

05

着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其中,在谈到着力点二的完善市场准入方面时,赵辰昕表示,要全面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的管理模式,健全负面清单动态调整机制。今年要修订和出台《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1年版)》,持续破除市场准入的各种隐性壁垒。制定和出台海南、深圳等放宽市场准入的特别措施
从“十四五”规划中我们看到,推动围绕双循环、新格局一系列的改革举措,也将是深圳下一步重要的改革任务。

大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助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


“十四五”期间,我国计划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国家的战略科技力量,继续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进一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发布会上,宁吉喆就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目标工作的重点会在哪方面、国家可以做什么去推动更多的在科技方面的投资等进行了详细回答。他表示,“要加快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大力推进怀柔、张江、合肥、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高质量谋划推进成渝地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使命。围绕这一国家战略,去年深圳就全面启动了各项工作。2021年,深圳将围绕建设国家科学中心重点做好6大方面、54项具体工作,力争到2022年基本形成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框架体系,科学中心的主阵地作用初步显现。

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

打造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

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发布会上,赵辰昕还就“十四五”时期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中三个层面的工作,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粤港澳大湾区提出了明确的定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点是要打造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关键之年。在此前公布的规划纲要草案中,专题设置了“积极稳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节,明确了重点任务,包括加强粤港澳产学研协同发展,完善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和深港河套、粤澳横琴科技创新极点“两廊两点” 架构体系,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便利创新要素跨境流动等。这一系列的举措,都赋予了深圳更多的新任务和新机遇。(来源: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记者 / 李添裔 编辑 / 李雄飞)



10名在深全国人大代表全员赴京参会 

积极建言献策 助力“双区”建设


3月3日下午,广东代表团抵达北京,开启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履职模式。


在深全国人大代表共10名,今年全员参会。他们最关注什么?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双区”建设是高频热词。代表们说,抓住“双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催生经济发展新的动能,广东、深圳前景一片广阔,未来大有可为。



在深全国人大代表又增加一人


在去年已有增员的基础上,今年在深全国人大代表又增加一人。新成员是深圳市政协副主席姜建军。姜建军长期在深圳工作,2017年出任湛江市市长。去年9月,他回到深圳,任深圳市政协副主席。


其他9位在深全国人大代表包括:深圳市市长陈如桂,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丘海,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杨绪松,深圳证券交易所理事长王建军,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中国信息通信行业协会副会长、高新投副总裁樊庆峰,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长刘若鹏,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李清泉,富士康集团技术工人杨飞飞。他们既有来自高科技企业、金融、高校等领域的代表,也有工人代表,与深圳城市特质高度契合。


事实上,深圳经济活跃,创业氛围浓,聚集的人才越来越多,工作和居住在深圳的全国人大代表远不止代表名册上的这10位。他们还有TCL创始人李东生,方大集团董事长熊建明,深圳市绿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邓振龙,南方科技大学方复全、杨学明院士等等,虽然由其他地区推选、分属不同代表团,却一样关注深圳发展,为深圳发声。


多项建议落地推动发展


履职积极,建言“含金量”高是在深全国人大代表的特点。过去一年,他们在会上献上的多个“良策”落地变为“举措”,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比如,“证券发行注册制实行前端市场化准入,必须依靠后端对违法行为举起‘大棒’!”作为深交所的“掌门人”,王建军连续多年呼吁加大打击欺诈发行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为创业板注册制实施保驾护航。在他的持续推动之下,去年3月新修订的证券法实施,大幅提高了对欺诈发行的处罚额度。今年3月,刑法修正案实施,欺诈发行刑期上限由5年有期徒刑提高至15年有期徒刑。


又如,去医院看门诊要“先垫后报”,既要跑腿,耗时也长,对异地参保人来说十分不便。去年全国两会期间,杨绪松代表呼吁在全国范围实行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国家医保局对他的建议明确给出落实时间表——力争2021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实现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


“双区”建设最受关注


作为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的代表,自然最关注“双区”建设。


李清泉代表今年带来的两份建议就紧扣“双区”,一是扩大在深高校办学自主权,让高等教育匹配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需要;二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内高校的协同发展,不仅香港高校可以到内地办学,也应允许内地高校到香港设立办学机构。


“我今年重点关注湾区基础交通设施建设。”姜建军代表在赴京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将建议高水平规划、加快建设西丽综合交通枢纽,让其成为深圳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作用的加速器。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双区建设”的重要任务。作为来自科技领域的代表,刘若鹏今年拟就支持深圳国家重点实验室改革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出建议。


杨飞飞连续多年为产业工人发声。会前,他专门在人大代表联络室召开座谈会,听取产业工人意见完善自己的建议:“加强产业工人的技能培训、拓展他们职业上升通道,打造一支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适应‘双区’建设需要。”



陈如桂在审议“十四五”规划和

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时发言

建议设立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 

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


3月7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长陈如桂在广东代表团审议“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时发言。


陈如桂说,“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通篇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扣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要求,科学谋划了“十四五”和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战略,目标设定很合理,思路举措很前瞻、高质量发展导向很鲜明,展现了我国无比光明、无比美好的发展前景,让我们更加增强了国家自豪感、自信心,更加坚定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陈如桂表示,深圳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抢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和实施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的重大机遇,改革开放再出发、先行示范再引领,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


陈如桂建议,尽快开展数据生产要素统计核算试点,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更好引领带动数字经济发展;设立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集聚高端要素、高端资源,进一步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培育壮大海洋经济,为我国建设世界海洋强国探索新路。(来源:深圳特区报记者 甘霖 李舒瑜 周元春)


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

南科大代理副校长方复全:

“教育需要更淡定”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当晚,正在北京参会的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代理副校长方复全接受了深圳特区报记者的电话采访。今年,他为全国两会准备了关于基础科学研究以及教育的建议,他认为,深圳应加大在基础科学方面的投入,建设若干高水平基础科学研究平台,加快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阵地建设。

方复全指出,此次参加全国两会,他准备了两方面的建议:一是以基础科学平台建设为抓手,高质量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二是深化教育评价机制改革,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

“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列入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的重大举措,是打造国家科技战略力量的重要抓手。粤港澳大湾区要落实这项重大任务,这就要求这一地区要建立完整而有机的创新体系,有上、中、下游互相衔接、贯通式的研究平台集群。基础研究应该作为重点、作为抓手,把大科学装置、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串联起来,才能建成合格的国际一流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议深圳以‘十四五’规划为契机,发挥我市在技术创新、技术落地、营商环境等方面的特色优势,加快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阵地建设,打牢基础科学根基。”他表示。

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的方复全认为,在高等教育方面,我国应深化教育评价机制改革,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他表示,科研需要“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教育同样需要有耐心,只有建立立足长远、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机制,才能让大学踏踏实实地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培养杰出人才,来推进大学的建设。“教育需要更淡定。”他说。

“教育不能与科技创新割裂开,如果没有优质的教育,谈科技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基础研究、科技创新和大学教育是一脉相承的。只有高等教育打下了深厚的根基,才能培育出源源不断的人才。”方复全表示。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方复全尤为关心重要科技领域可能存在的“卡脖子”问题。他说,政府应加大基础学科方面的投入,给科研工作者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克服“卡脖子”的问题。对深圳尤为如此。

“深圳是一座创新型的城市,在技术的落地和应用上有很强的优势。希望在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上,深圳的胆子更大一点、步子迈得更快一点,始终作为中国科技创新、产业创新领域的先行示范地。”他告诉记者。

在方复全看来,相比北京、上海,深圳的基础研究积淀不多,未来仍大有可为。由他担任主任委员会主席的深圳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于去年年底揭牌。这是深圳首个国家级数学中心。方复全介绍,正式挂牌后,目前中心已经启动了多个项目,例如有一项成像检测技术如今已经应用到相关产品中,技术指标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希望将来能将其建成国际一流、有重要影响的顶尖数学中心,为深圳的科技创新发挥更大的作用。”方复全充满信心。(来源:深圳特区报记者 韩文嘉)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

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务首席联络官洪为民:

香港应主动融入双循环战略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务首席联络官洪为民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双循环发展格局分为内循环和国际循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可以在国际循环上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在内循环方面可以发挥的作用会更多。

洪为民说,过去香港在推动内循环方面做得很多,随着国家战略的调整,香港也必须调整位置。一方面,香港要充分发挥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作用,助力更多国际资金进入内循环、寻找商机;另一方面,香港传统上有一个比较强的地方就是做品牌、包装、广告宣传。内循环很重要的是要提升品牌价值。希望香港这方面的专业服务可以协助国家的企业建立品牌价值,提升他们的价值。

关于人才,洪为民谈到,香港在税率以及国际化的环境等多个方面,对于国际人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香港特区政府最近也拿出了大量资金来支持杰出科技人才在香港发展,吸引这些国际一流的科学家来香港建立实验室。建议为这些人才在大湾区内流动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让他们更好加强和大湾区各城市之间的联系,通过香港更好为国家服务,让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一个国际人才中心。(来源:香港商报 记者 王娜 刘深)


马化腾提交5份两会提案:

聚焦乡村振兴、新就业、碳中和与数字治理


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拟提交五份两会提案,涉及乡村振兴、新就业、碳中和、数字治理、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保等领域。


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马化腾

以下为提案内容:

建议一:利用数字科技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共享发展

作为来自互联网与科技产业一线的代表,马化腾近年持续关注中国数字化进程与乡村振兴的关系。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马化腾提交了《关于“后脱贫期”促进乡村振兴的建议》,希望有关部门加快弥合城乡数字鸿沟,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让广大农民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这份建议近期得到了原国务院扶贫办(现为国家乡村振兴局)的答复。答复指出,“下一步要深化网络赋能效应,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今年,马化腾在《关于积极利用数字科技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共享发展的建议》中提到,“腾讯为村”平台2021年最新的问卷调查显示,没有特色产业、缺乏人才,是农村网民认为目前农村面临的主要问题。农村网民对互联网技术在农村的推广应用诉求迫切,超过九成网民希望尽快在农村推广互联网技术。而在农村数字化方面,农业生产设施、医疗设施、公共基础生活设施等,是农村网民最希望得到智能化改进的方面。

“腾讯为村”是专门为乡村打造的低门槛、易操作的村庄数字化开放平台。截至今年1月底,“为村”已覆盖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6283个村庄和社区。去年,腾讯还在辽宁进行了人工智能种植小番茄试点,实现每亩每季净利增加数千元,初步显示出智慧农业的经济价值。

基于过去一年的调研和实践,马化腾提出,建议引导互联网科技与智慧农业“同频共振”,加快推动农业生产数字化。同时,他认为,人始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应该大力吸引并培育信息时代“新农人”,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对此,他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包括: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针对返乡创业的“新农人”和乡村治理基层骨干,加强农业科技、电子商务等新型农业技能培训;在乡村公共服务和应急管理的“数字化”领域,系统化推广政务公开、便民服务、乡村特色等平台;探索利用数字化手段帮助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问题等。

建议二:加快推动新就业形态发展、助力稳就业

新就业形态也是马化腾过去几年持续关注的方向。继2019年两会提出相关建议后,今年通过深入了解疫情后数字经济催生的新业态、新模式,他在《加快推动新就业形态发展、助力稳就业的建议》中指出,平台化、灵活性的新就业形态是实现稳就业的重要载体。新就业形态具有就业容量大、进出门槛低、灵活性和兼职性强等特性,形成“蓄水池”与“缓冲器”,在劳动力市场中与标准化就业相互补充。

据了解,目前我国约2亿左右的灵活就业者中,很大一部分选择了依托互联网的新就业形态:一是生活服务领域的电商物流、网络送餐、网约车等;二是知识创意领域,包括网络直播、网络文学、电竞等;三是平台衍生的新就业生态,如自媒体、微应用、微交易等。2020年微信生态衍生的就业机会超过3600万,微信小程序、微信视频号带动就业效果明显。

马化腾在建议中特别关注到,新就业形态中的灵活就业、共享用工、自由就业等方式,与传统劳动用工方式不同,需要相关配套机制和服务体系进一步调整完善,以更好地保障和服务新就业形态的从业者。此外,要更好地保障平台经济从业者的身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要帮从业者解决只能吃“青春饭”的问题。为此,他提出的具体建议包括:要拓宽灵活就业群体参与社会保障的渠道;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免费在线课程和就业指导服务;建设劳动者终身学习的“数字学堂”等。

建议三:推进我国科技企业实现碳中和

值得注意的是,在生态环保领域连续多年提出建议后,今年马化腾在两会期间也准备了多份该领域的建议。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关于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我国科技企业实现碳中和的建议》。建议案称,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中国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当前推动我国科技企业实现碳中和,也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

据悉,今年1月腾讯正式宣布启动碳中和规划,成为首批启动碳中和规划的互联网企业之一。马化腾在建议中表示,“推进碳中和是科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体现。”

他认为,推动我国科技企业实现碳中和,意义不仅在于科技企业自身的节能减排,更重要的是鼓励科技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创新,以碳中和为契机,倒逼我国低碳技术转型,一方面,集中力量攻克能源互联网、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等低碳技术。另一方面,通过和产业互联网结合,促进经济社会向低碳、绿色、循环方向发展。

目前,中国科技企业实现碳中和面临着政策、技术等多重挑战。对此,马化腾提出了多项具体建议,包括优化数据中心布局,完善绿电采购途径,鼓励企业投资可再生能源项目、分布式能源项目等;搭牢碳中和配套基础设施,推动碳中和市场化;加快绿色技术研发,推动绿色数据中心等低碳技术创新应用,建立一批高技术高能效“碳中和数据中心”;出台科技企业碳中和指导意见,鼓励科技企业设立碳中和承诺和目标等。

建议四:数字经济在特定领域开展创新试点

今年,马化腾还在数字经济治理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建议称,当前平台经济中出现的各种摩擦和乱象,代表着数字技术这一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磨合与调适。中国已经形成既不同于美国,也不同于欧洲的数字经济模式,在不少领域和环节构筑起相对优势,建议在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金融科技等特定领域,开展政府引导、市场参与的创新试点。

他认为,传统产业在数字化升级过程中,会带来价值链重组,一旦失控,可能导致资本与新商业模式对原有业态的从业者造成冲击。互联网企业尤其是平台企业,应该秉持科技向善的理念,践行技术伦理规则,将发展置于安全底线之上;强化商业伦理规则,将创新置于有效监管之下。

建议称,经验表明,P2P、共享单车、长租房和社区团购,尤其要关注用户的资金安全,必须严格纳入监管。互联网出行、货运要有安全监管机制。对平台经济从业者的全面发展要有机制保障。

马化腾在建议中提到,在增强机遇意识的同时树立风险意识,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进一步推动政府、市场、社会、企业形成合力,积极探索创新监管与治理方式,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与合规发展理念,在全社会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成果,我们完全有能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数字经济治理新路,构建未来发展优势,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建议五:加强粤港澳大湾区海洋保护地网络建设

此外,作为来自深圳的全国人大代表,马化腾此前已连续多年就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建言献策,涉及湾区协同创新、文化共生、生态环保。今年他在拟提交的《关于加强粤港澳大湾区海洋保护地网络建设的建议》中指出,建议严格落实红线制度,提升海洋保护地面积,建立海洋国家公园、海洋保护区、海洋公园的保护体系;建立跨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加强湾区重点河口的海湾生态系统修复、加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提升大湾区海洋类自然保护地能力建设;扩大社会组织参与海洋类自然保护地治理;重视科技力量,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智慧海洋湾区的样板。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马化腾还联署了关于制定《自然保护地法》的议案,建议将《自然保护地法》纳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为全面建成中国特色自然保护地体系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

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长刘若鹏:

建议深圳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体


建议深圳应该先行先试,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体,并向全国总结推广“贝尔实验室”群的创新模式,挑战世界科技前沿课题。


深圳作为科技之城,技术创新是底层的推动力,背后离不开特有的人才和研发体系支撑。随着“双区驱动”战略的正式实施,以及科技部提出的“2035年要建设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示范标杆”的发展目标,深圳又迎来了重大历史机遇。


在此背景下,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长刘若鹏经过一年时间的集中调研,发现深圳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运行模式与其它城市差异非常大,极具深圳特色,因此今年两会将提出“支持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体” 的建议。


近日,刘若鹏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谈道:“深圳五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各自产业为依托,针对重大的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展开基础科学研究,这些基础研究不仅会影响到国家在通信、互联网、国防、生命科学等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还会影响到相关行业的未来发展走势。”


他进一步表示,建议深圳应该先行先试,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体,并向全国总结推广“贝尔实验室”群的创新模式,挑战世界科技前沿课题。


激发创新:聚焦组建实验室与人才培养


城市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培育适合人才成长、激发人才创新能力的基地尤为重要。其中,企业、实验室、高校等机构扮演着重要角色。


刘若鹏谈道,作为国家批复的第4个国家综合科学创新中心,深圳与其它几个创新中心有所不同。从数量上看,深圳仅有五家由华为、中兴、光启、华大基因和中广核五家企业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相对于北京的130多家,以及上海、安徽的数十家国家重点实验室相比,数量规模最少。


在运营模式上,他指出,深圳的五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与美国贝尔实验室的运营模式极为相似。美国贝尔实验室是重大基础科学的重点实验室,产生了众多科学研究的突出成就,诺贝尔奖、图灵奖获得者辈出。


从全球来看,新兴企业的崛起离不开研发的密集投入,科技史上大名鼎鼎的贝尔实验室不必多言,再比如光刻机巨头阿斯麦(ASML)成立之前,飞利浦物理实验室(Natlab)的诸多科学研究就为今后其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当时Natlab就拥有相当自有的研究经费和资源,以供科学家们恣意研究,在各领域进行突破。


鉴于深圳这五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家尖端装备、生命科学等相关领域做出的重大贡献,刘若鹏建议,其一,深圳应该先行先试,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体,并向全国总结推广“贝尔实验室”群的创新模式,挑战世界科技前沿课题;其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改革人才评价体系,增强国家在前沿技术领域的人才梯队力量;其三,推广深圳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机制;其四,设立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的定向资助项目,给予相应配套政策及资金支持,以支撑大型科研装置搭建和运行,为上下游领域内研究机构、企业提供共享。


同时,刘若鹏还对新兴领域博士人才培养提出了建议,“近年来,我国留学生在国际交流上受到影响和制约,使得我们不论在人才引进、培养上,还是在新兴科学领域发展上都面临新的挑战。我建议在新兴的科学领域加大博士人才培养,尤其应该鼓励深圳的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针对于所在专业领域培养博士人才,并以产业平台为基础形成一套完整的科教体系,从而来满足国家不断提升的人才需求。”


从研发到商用:光启超材料技术规模量产


光启作为深圳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其研究成果和商业化路径备受关注。尤其是近两年来,光启的超材料在商用化上开启了转折。


2021年2月4日,光启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了光启尖端的通知,某大型复杂超材料构件产品于近日顺利通过了成都某客户的验收,并收到了投产通知,将向客户交付总计17000公斤的航空超材料产品。据悉,该大型复杂超材料构件是光启技术在2020年12月获得12亿元订单需求后又一大规模超材料订单,交付重量达17000公斤,是光启银星基地的产能两倍以上。随着光启技术709基地的40000公斤超材料即将投产,将极大缓解其产能压力,并预计在两年内完成该订单交付任务。


“2012年,我们在国内建立了第一个超材料中试线,到2017年初,开始生产制造第一代超材料,那个时候成品率特别低,后来就达到10%,20%,30%,40%…良率开始一点点爬坡,直到2020年,我们所交付的成品率达到了97.7%,但与我们的最终目标99.99%还有差距。”刘若鹏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道。


随着今年逐步量产,他也坦言压力明显增加,“去年,我们的第二代超材料基本上覆盖了我国重要的尖端装备,也实现了里程碑式的突破,让超材料技术从一个新技术的引入发展成为了主流技术。今年超材料的生产不再是小批量的,而是直接面临大批量的制造与交付,对我们而言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光启的工程师们也一直在第一线持续奋战。刘若鹏向记者回顾道,“我们的基地员工大年三十都没有休息,一直在连轴转,主要是因为上量的速度太快。我们测算了一下,2021年所需要制造的超材料,按照公斤数来算,超过了我们过去11年的总和,但是我们所拥有的生产和研发资源却没有达到过去11年的总和。尽管压力非常大,但还是要保障正常交付。”


他还表示,今年光启要实现第三代超材料技术规模量产,而以每24个月量产一代新技术的时间来估算,2023年将实现第四代超材料技术规模量产,所以第四代超材料技术现在也进入到紧张的研制过程中。


在量产与研发并行的同时,光启等国内科技研究机构、企业还面临外部环境的制约,“美国的制裁,无论是对基础研究,还是重大战略性产业,对于企业的供应链稳定性都带来了极大伤害,所以这些尖端科技企业必须要进入’南泥湾’,只有自力更生才能丰衣足食,没有其它选择。由于超材料属于新兴的基础学科领域,我们前期做了非常多的开发与投入,目前已经进一步延伸到底层的材料级,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是自主创新,避免了美国制裁带来的风险。”刘若鹏说道。


目前超材料在民用领域应用不多,但是在专业领域超材料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对于超材料的格局与前景,刘若鹏表示,两年前超材料就已经百花齐放,无论在尖端装备集团、研究所,发展领域和方向一定少不了超材料。(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全国两会报道组,倪雨晴 编辑:张伟贤)


全国人大代表刘若鹏:

创新型企业要有奔向星辰大海的追求


中国网: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保障和支持,科技创新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兴则国家兴。“十四五”的开局之年,科技创新将打开怎样的新局面?如何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本期节目,我们就此专访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长刘若鹏。


图为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长刘若鹏

中国网:许多企业因为关键技术的瓶颈问题,极为依赖欧美等技术大国。掌握科技发展的主动权,才能夯实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根基,这离不开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如何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对此您有哪些建议?

刘若鹏:因为“从0到1”的突破从来都是底层科学研究向新兴技术、新型产业跨越的一个最关键的、最难的事情。可以说哪个国家能掌握和促成 “从0到1”的突破,哪个国家就会成为世界的超级大国,就会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就能科技自立。所以这件事情我觉得是异常重要的。

那么对于“从0到1”的突破,我们确实是应该学习美国的经验如学习贝尔实验室的经验。贝尔实验室它是一个由产业实体作为依托所建设的重大的、挑战世界科学难题的全新型的科研机构,尽管它是企业投入建设的科研机构,也不影响它拿了二十几个诺贝尔奖、4个图灵奖,在半导体、激光、无线电、微波,还有信息、计算机领域,过去半个多世纪所做出的重大突破,也不影响它能取得看起来像是学术成就,但实际上是科学和技术合在一起的成就。

对于我们国家来讲,要想去突破“0到1”,我们应该好好借鉴一下贝尔实验室的模式,让我们国家产业实体部门,因为它是脚踏实地的,去建设可以仰望星空的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实验室,用新的机制去挑战整个科学界和技术界的人类的难题。

比如说像国家支持深圳新型示范区,那么深圳国家重点(实验)室很少,只有五家,但这五家都是新的机制,这五家都是依托实体企业建立的,但同时又是面向最重大的人类科学挑战的五家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华为、中兴、光启、华大基因、中广核,也是在全世界走到了最前列。

同时还有重大的影响到相关领域的产业,涉及到能源、信息、国防、生命科学,生物医药等重大的领域,所以我觉得像这样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样的高质量发展的、又能顶天又能立地的重大的科研平台、科研设施,应该让他们在新的阶段发挥更大的作用。让他们培养博士人才,让他们去主动建设更多的大型的科学装置,让他们更多的向全社会去科普最前沿领域的进展和对前沿(领域)的思考和探索。

中国网:基础研究是企业创新的源头,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根基。您怎么看待基础研究的重要性,企业在基础研究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刘若鹏:对于科技创新企业来讲,那么它的核心竞争力一定是在核心的技术上面突破,在技术性能上面的突破。这个性能往往指的不是成本上的突破,不是成本上的降低,而指的真的就是技术性能上的突破,那么无论半导体也好,超材料、衍生技术领域也好,它都是属于这一类突破。而我们知道这种技术突破,这种性能的突破,如果只是对已有技术进行改良,那么它是有理论极限的,你不可能带来颠覆性的突破,所以一定要走到更底层的科学领域里面,把它的底层的算法的架构体系、思想给它改变掉。探索尝试创新,才能带来真正影响到整个行业跨代变革的结果。

所以我们要想看到一棵参天大树之前,一定是一颗基础研究的种子在地下生长出非常庞大的,同样深度的根茎网络,有了这样树根的支撑,才能撑起参天大树。所以底层科学研究对于整个科技创新企业的重大的突破,我觉得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决定性的。我们这个领域一直都有这么一句话,就是你在科学研究走得多么底层,你的整个技术突破了以后,你所带来的影响力和带来的产业变革才能长得多高。所以你要想大树长得高,必须得根扎得实。

中国网:在超材料领域的基础科学研究和产业化应用方面,我们走了很长的一段路,同时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果。从基础科学研究到产业化应用,构建起新兴技术和新兴的产业链体系,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未来如何更好的实现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对此您有哪些建议?

刘若鹏:那么对于超材料来讲,这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在20年前,2001年的时候,超材料才独立地作为了一个学科来进行发展,在此之前它都不是一个学科。但真正“超材料”这个名字英文是2006年才有的,中文是2008年才有这个词的。所以对于这样一个研究,人造物之术这么一个领域,超材料的历史实际上是非常短的。半导体材料被发现到被应用,这个是花50年的时间。超材料,因为它是交叉技术,从理论上面、概念上面被探讨,被提出来,到它的现在相关的技术,工业化产品、工程化只是20年的时间,我觉得它的速度已经是非常快了。在这个过程中也是经过了很多的阶段,一步一步的往前走。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对于造物之术来讲的话,它在整个的科技发展的进程中,最害怕出现的就是无病呻吟,换句话说就是你不知道应该去造什么物,就去创造了一个也不知道它为什么应该被创造的物出来,那个实际上是价值是不大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它一定要有一个设计目标来进行牵引,而这个目标是非常难找到的。那么后来,我们是在这种最重要的尖端的装备上面,在航空装备上面,我们看到了整个大型装备、尖端装备发展的趋势、发展的需求。从这里作为工程边界,作为为什么要设计人造的物质入手,再去做这个人造物质。我们非常有的放矢地来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工程化的实践开发。最终,把这样一个理论概念,突破成为一个在装备领域里,现在备受关注的,也是大家主要采用的主流技术。

中国网:“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提到,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您对此怎么看?企业家未来如何推动创新,更好的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

刘若鹏:对于企业来讲,我觉得它的科技创新应该分成两大类。一大类是结合企业自身的产品和行业自身需要用到的技术创新,这个是需要更多的,类似于像国家的工程中心或者技术创新中心。这个是需要企业来作为更多的主导方、投入方,当然国家也会在政策上面支持和发展,来去使得产业部门在产业所需要的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在方向上,还要在开发的节奏上面有主导权,这个事情很重要,这样的话,内行来引领行业和产业的发展。

那么还有一类,更前沿的,特殊的,比如像深圳的这些企业,他们在科技部的支持下,建立的国家级的重点实验室,这些是在企业下面建设的更深层次的、面向基础科学研究、面向底层科学研究的实验室。这一类企业可以说是先导型的、最创新的企业,他们的目标不仅是产业的发展,他们还得要有奔向星辰大海的追求,要肩负起这个责任。(来源:中国网客户端 本期人员:编导:佟静;后期:王一辰;主编:郑海滨)



全国人大代表姜建军:

高水平规划,让西丽枢纽成为大湾区加速器


3月2日,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政协副主席姜建军透露,他重点关注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发挥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的作用。



姜建军建议,要高水平规划、加快建设西丽枢纽,让西丽枢纽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的加速器。他说,西丽枢纽的规划建设要按照深圳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仅解决交通问题也要解决城市问题,未来有望成为深圳产业、科技融入大湾区的一个重要门户,让大湾区城市之间更好地实现互联互通。在深港合作方面,姜建军建议,要促进人员交流和两地职业资格互认。(来源: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 记者张玲 梁榆其)




全国人大代表杨飞飞:

坚持为产业工人、为深圳发声


全国人大代表杨飞飞是深圳富士康科技集团的一名产业技术工人,多年来持续为产业工人发声。他认为,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点,而产业工人是其中的关键,由于企业受制于生产和培训成本,工人受制于收入和工作时间,工人的技能培训提升往往难以落实。同时,现在的工人容易从制造业转行到服务业,从事网约车、外卖员等更加弹性的工作。


杨飞飞建议,要鼓励企业从引才为主向育才转变,加强、落实对产业工人的技能培训,让产业工人主动参与自我提升,把工人留在制造业,让工人更有获得感。


杨飞飞表示,产业工人群体是制造业的主力军,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对制造业以及整个实体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中共深圳市委关于制定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产业工人群体要有更大作为赋能产业发展。


但杨飞飞坦言,目前制造业面临着“留不住人”的局面。他说,不少产业工人从制造业转行到服务业,例如送外卖、跑网约车等,由于这些服务业的工作时间相对弹性,产业工人可以赚取更多收入。而在工厂里,工人的工作时间、薪资都比较固定,且有些企业受制于培训成本等制约,往往没有为产业工人提供完善的培训体系,因此也难以留住人才。杨飞飞建议,要加强产业工人的技能培训,打通产业工人的职业上升渠道,增强产业工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全国人大代表、

方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熊建明:

持续改善营商环境鼓励企业家大胆创业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代表建议(摘要)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01

持续清除营商环境中的隐性壁垒。

一是制定全国统一的涉企收费清单,清理和减少涉企收费。

二是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严格区分企业和企业家法律责任。

三是遵循“法不溯及既往”原则,以政策和法规的形式出台“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方面提要求、划界限


02

加大力度对大宗原材料的价格监管,建立价格平衡机制。

国家应尽快出台大宗原材料的价格监管和价格平衡机制,坚决打击乱涨价行为。

同时要增强我国在国际大宗商品的采购供应能力,确保国内供应链安全和稳定。


03

鼓励企业家大胆创新创业。

建议修改《公司法》:允许科创型企业设置特殊股权结构,即创始股东可以设置特别表决权,在公司章程中约定表决权差异安排,在普通股份之外,设置拥有大于普通股份表决权数量的特别表决权股份。符合有关上市规则的,公司股票可以上市交易。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01

农村地区学校增设心理教师岗位编制和增设心理辅导课程,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列入学校师资培训计划中。

通过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立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评估和心理援助机制,对其不良的心理倾向进行适时引导和疏解。


02

建立教师联系帮扶制度,明确联系帮扶任务,规范联系帮扶程序。

开展好适时的问询、谈心、家访等活动满足留守儿童心理诉求。不断完善亲情联系平台建设,主动与留守儿童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联系,及时沟通、交流孩子学习、生活、心理状况等。


03

引导全社会关心关注留守儿童。

注重发动专业社会组织的力量,鼓励公益机构、志愿者、社工、儿童心理专家等参与到儿童工作中,为农村儿童从小培养健全的心理健康素质创造良好环境。


04

组织和鼓励留守儿童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

利用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留守儿童之家、学校少年宫等载体,大力开展丰富多彩、切实有效的校园民族体育、文艺竞赛和生存体验、素质拓展、科学实践等专题活动,积极引导留守儿童充分参与,使其至少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科技或劳技特长,在活动中融入集体,树立自信,自强自立。



全国人大代表、深交所理事长王建军:

建“赔先罚后”机制 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资本市场如何更好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全国人大代表、深圳证券交易所党委书记、理事长王建军呼吁,推进民事赔偿责任优先原则,建立与注册制改革相适应的证券罚没款“赔先罚后”机制。


避免行政处罚“与民争利”


王建军说,证券市场中欺诈发行、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典型违法行为,其共同本质都是通过欺诈等方式损害投资者利益,违法所得通常直接来源于受害人损失的财产,这些财产本应返还给受害人。我国《证券法》自1998年颁布之初就确立了证券民事赔偿责任优先原则,但是由于配套制度不完善,该原则至今未能兑现。


实践中,证券罚没款往往先于民事赔偿执行完毕上缴国库。近年来,我国证券违法犯罪打击力度持续加大,处罚金额大幅提升,在让违法者付出极高代价的同时,也可能导致违法者在缴纳证券罚没款后丧失民事赔偿能力。


“应避免行政处罚‘与民争利’!”王建军说,对证券违法违规行为予以罚款,目的不在于增加国库收入,而在于对违法违规行为形成震慑作用。建议修改《预算法》《国家金库条例》的相关条文,规定政府的罚没收入按照法律规定优先用于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应当暂缓入库。已经缴入国库的,应当予以回拨。同时,由国务院组织相关部门,研究有关出台先赔后缴机制的具体实施规定,使民事赔偿责任优先原则得以切实落地。


减轻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税费负担


股权激励在我国上市公司群体中正渐趋常态化。截至2021年2月24日,沪深两市4209家上市公司中有1773家公司已实施或者计划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占比42.12%;除银行、保险、证券等行业受限外,股权激励已遍布上市公司的各行各业。


王建军说,在经济发展新态势下,加大股权激励的实施力度,有利于企业完善公司治理、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提升综合竞争力。应当减轻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税费负担,调动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积极性。
他指出,股权激励费用抵扣企业所得税目前还存在两个“不匹配”:一是会计上确认的股权激励费用与税收上可税前扣除的期间不匹配;二是终止股权激励需加速一次性确认费用且不可税前扣除的要求,与经济行为实质不匹配。这两个“不匹配”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公司对实施股权激励会摊薄当期利润的顾虑,不利于调动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积极性。
为此,王建军建议从两个方面对现行政策作出调整:一是允许企业在列支激励费用的期间申报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在股权激励实施完毕当期按“实际行权时市场价与行权价差额”汇算清缴,所得税额多退少补;二是取消主动终止股权激励仍需确认加速行权费用的会计处理要求,减轻企业费用负担。(来源:深圳特区报)



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

深大筹划在香港建立校区


羊城晚报•羊城派客户端3月3日消息,3月的荔园,簕杜鹃花开如火。簕杜鹃是深圳市市花,这种花在深圳大学亦随处可见。作为深圳高等教育的长子,深大与深圳共同成长。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深圳大学面临新的时代使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撑,成为扎根中国大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大学、标杆大学。

如何在“双区建设”的蓝图上跑出高教教育的“深圳速度”?3月1日,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李清泉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两会,他将继续为推动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的议题积极发声。他建议深圳在探索办学自主权方面要勇于做“特区”,内地和香港的高等教育要“双向流动”,而深大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筹划在香港设立校区。

李清泉。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磊 图

>>重磅!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宣布!深大筹划在香港建立校区


住深全国政协委员抵京履职,

发出政协“好深音”! 


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今日开幕。住深全国政协委员们有备而来,信心满满地抵京参会履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们都表示,要在全国两会平台上积极发出深圳的好声音。

委员“言值”高  多项“良策”变“举措”

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其中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此,住深全国政协委员涂辉龙感到非常振奋。去年,他提交的 《关于健全和完善青少年犯罪立法的提案》建议, 适当下调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而半年多后,他的建议就成为了现实。

和涂辉龙一样,多名住深全国政协委员的提案建议因为代表了“民之所呼”,契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纷纷被有关部委采纳,助推经济社会改革发展;

住深全国政协委员林娜在《关于尽快完善国家罕见病医疗保障体系的提案》中呼吁,建立和完善罕见病医疗保障体系,解决好罕见病患者的医疗保障问题,让罕见病患者与其他病患者一样平等地接受医疗和照顾。2020年12月底,肺动脉高压等7种罕见病药品纳入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这7类罕见病患者将得到更好的医疗保障;

住深全国政协委员陈倩雯在《关于提高深圳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力的提案》中建议,给深圳更多权限,使深圳能够进一步突破体制机制、土地空间、能源水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制约。去年10月,40条深圳综合改革试点首批授权事项清单发布,其中一条是将国务院可以授权的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事项委托深圳市政府批准;

……

委员们精心准备,用超高“言值”交出了一份份让人满意的“委员作业”。

无调研不提案  “功夫在诗外”

高“言值”来自参会前的深入调研。 对于住深全国政协委员来说, 无调研不提案是履职的一个重要准则。

去年,住深全国政协委员黄西勤带队就“港澳青年专业人士在粤创新创业”进行调研,先后实地走访肇庆、东莞、深圳、珠海、中山、江门、惠州、佛山、广州9个城市,调研16家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38家港澳青年初创企业,开展18次主题式交流座谈、114份网络问卷调查,最终形成《关于港澳青年专业人士在粤创新创业情况的调研报告》。在今年全国两会前夕,她也将调研所得,转化为 《关于优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环境,加速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的提案》。

参加全国政协关于“支持大别山革命老区探索走出一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路子”的重点提案督办调研;参加全国政协 “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移动平台双周协商座谈会;参加“把握机遇 深港携手共创辉煌”研讨会;开展河套深港创新合作区调研……委员们找准履职切入点,以深入调研为基础,为国家、粤港澳大湾区改革发展献良策。

聚焦“双区”建设  推广“深圳经验”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是国家战略,也是委员们履职重点关注的领域。

住深全国政协委员吴以环今年将提交 《关于支持深圳加快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建议》,为先行示范区的建设提速建言献策。

深港合作的重要平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发展也备受关注,住深全国政协委员黄兰发、戴北方、王明凡、周春玲等将围绕河套的机制体制、改革创新等方面提出提案建议。

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和魂,而作为先行示范区的建设,其中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为全国创造更多可复制的经验。

对此,委员们也将在全国两会上积极推广“深圳经验”。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而深圳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我今年将提交提案,建议借鉴深圳经验,立法创设‘依职权注销’制度,在全国范围内解决‘僵尸企业’问题,防范系统风险,净化营商环境。”

住深全国政协委员陈倩雯说。(来源:深圳特区报)


在深全国人大代表、住深全国政协委员:

打造健康中国的“深圳样板”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在深全国人大代表、住深全国政协委员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表示,深圳作为先行示范区,要以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推进教育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打造民生幸福标杆。

“得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消息,我们特别兴奋。今晚7点钟,我们都守在电视机前,观看《新闻联播》聆听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听取了委员们的发言后作了重要讲话,对医疗卫生和教育都提出了具体和细致的要求与部署。在医疗卫生方面,尤其是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治、公共卫生的响应机制等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今后,深圳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精准地做好常态化的疫情防控工作,建立起牢固的公共卫生应急防控体系。

吴以环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圳一直在这方面努力探索。“我们把健康问题融入到城市发展、城市治理的所有的政策里面,转变过去以治病为中心、以大医院为中心的观念,把预防放在前面,以健康为中心,不断地夯实基层、打牢健康深圳的网底,力争做出健康中国的‘深圳样板’。”她说,深圳一定会按照总书记的要求,继续以先行示范的要求,在加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力度、改善基层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健全分级诊疗制度、医保改革、医疗服务跨境衔接等方面积极探索,为打造“病有良医”民生幸福标杆城市的目标积极作出新的贡献。

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李清泉说,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要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各类人才,为我们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当前,深圳大学正在谋划学校发展的“十四五”规划, 把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作为一个主攻方向,培养更多能够进行原始创新、能够解决我国关键技术被国外“卡脖子”问题的领军人才。同时也呼吁扩大在深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加快创新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更好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需要。(来源: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舒瑜 周元春)


全国政协委员吴以环:

疏通跨境医疗合作“堵点”


教会了内地医生技术的境外“师傅”,因为不具备内地资质,所以徒弟能干的,师傅干不了?昨日,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接受采访时表示,深圳将运用特区立法权疏通跨境医疗合作“堵点”,从而为全国跨境医疗合作创造更多的“深圳经验”。


跨境医疗合作是当前医疗改革中的一个难点问题。去年11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为滞留在广东的3.8万名香港居民提供复诊医疗服务,打开了深港病历互通的口子,这也为跨境医疗的实施带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在医疗服务上具体的实践。深圳和香港的病历连通,使得香港的患者可以在深圳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我们也希望借着这一契机继续来推动深港医疗合作,推动深港医疗的跨境服务,对在深或者在粤居住的香港居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也使得港澳居民能够融入到内地,服务于国家的大局,也为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的医疗探索出一条路子。”吴以环说。

但吴以环也坦承,当前,跨境医疗合作还存在一些“堵点”。“有一个案例,有一种生殖技术,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时候是我们国内到国际上去学,也有一些内地医生派到了香港去学习。这些人学成回来以后,就把相关技术在国家推广、推行。当然,国家也给予了他们开展这些生殖技术的资质。但深港合作日益密切以后,原来培训这些内地的医师从事生殖技术的老师,来到深圳行医,但是由于未能获得这项技术的行医资格,所以‘师傅’在内地就不能从事他教给‘徒弟’的技术了。”吴以环举了一个徒弟能干,师傅没资质干不了的例子。

对此,吴以环表示,深圳希望通过特区医疗立法的修改,使得一些香港已经批准临床应用的医疗技术、医疗器械和药品在深圳一些特殊的医疗机构可以使用,同时可以使香港的医师,外籍的医师资质得到评审、评估和认证,打通职称、职级方面的堵点,从而有利于他们的行医。

“我们要运用深圳特区立法权来解决我们遇到的一些难点问题、堵点问题和一些制度上的壁垒问题,为我们深圳先行示范区的建设保驾护航。”吴以环表示,要用特区的立法权来保证深圳的先行先试,再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来源:深圳特区报 记者 周元春 李舒瑜 甘霖)


全国政协委员陈志列:

加大对高科技民企政策资金扶持力度


“今年,我将继续关注民营高科技企业发展问题。”6日,全国政协委员、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志列表示,他向大会提交了《精准提供扶持政策,鼓励民营高科技企业做强做大的提案》,建议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加大对民营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如对民营高端制造企业提供5年以上中长期贷款的支持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企业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主体,民营科技企业正成为支撑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但陈志列在相关调研过程中发现,当前影响这一创新主体做大做强的问题依然突出。“最突出的是我国缺少引进的高端创新型科技人才。而高端创新型科技人才引进难,而境外高端科技人才到国内创业就业的一个主要障碍就是45%的个人所得税。”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困扰民营企业的大问题。陈志列认为,长期以来金融的活水对民营高端制造业的支持一直不够,缺钱仍然是他们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当前银行给民营制造企业的贷款期限普遍在1年以内,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加剧了企业流动资金的紧张,与企业的研发生产周期不匹配,不能满足企业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最后,陈志列认为基础研究薄弱,“卡脖子”问题长期存在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在陈志列看来,我国要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对民营高科技制造企业这个创新主体提供精准的扶持政策,为他们做强做大培育更好的创新土壤。

为此,陈志列提出,要制定专门政策鼓励民营高科技制造企业积极引进国际高端科技人才。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对引进的国际高端科技人才的累进制个人所得税上限从45%降到15%;同时,建议在紧缺人才、高端人才的认定方面,出台政策指引给予民营高科技制造企业自主认定人才的权力。

其次,金融业要加强支持民营高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陈志列认为,应加速推进民营高科技制造企业信用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从实质上缩小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贷款方面的不平等待遇。通过出台政策指导,让金融机构对民营高科技制造企业提供5年以上中长期贷款的支持,中长期融资额比例提升至50%以上,使金融资源有效配置到民营高端制造领域;同时,建议金融机构与民营高科技制造企业建立工作联系点制度。(来源: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元春 李舒瑜 甘霖)


全国政协委员陈志列:

深圳现在的“土特产”是企业家



7日上午,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住深全国政协委员、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志列登上“委员通道”,讲述改革开放的深圳故事。


陈志列说,他来自广东深圳南山区的粤海街道。研祥集团是这个“网红”街道里众多的高科技企业之一。去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


陈志列以他自己为例:“1991年我刚到深圳的时候,身上只有500块钱,今天研祥集团是中国企业500强。我发自内心地想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深圳,没有深圳就没有研祥。我们民营企业家就是党的改革开放好政策的经历者、受益者,当然,也是感恩者!”


陈志列表示,大家都知道,做民营企业难,做高科技民营企业,难上加难!因为你要创新,你要先人一步,你就必须投入先人两步,而创新的失败概率远远大于守旧。改革开放,让深圳的土特产早就不是荔枝了,现在,深圳的土特产是企业家!


陈志列讲述了一个故事:“有一年,我去拜会国外一个著名城市的市长,我们一行人抵达的时候是周四,对方说市长周五已经排满了,见你们最快只能下周一。我说周六或周日行吗?对方说那是市长的私人时间。到了下周一,这位有着经济学家和律师头衔的市长抛出一个新问题,他说:‘陈先生,你要用一个我没有听过的理由来解释:为什么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比西方国家快?’我回答:‘其中一个原因是中国的公务员没有私人时间,他们周六和周日也在工作!’ 其实我是想说,这就是中国走向富强的动力所在。”


陈志列说,广东、深圳的民营企业有那么多做高科技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家们知恩图报。他们听党话跟党走,不犹豫;他们敢喝“头啖汤”,他们走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尝到了甜头;他们自信:“中华民族不比谁差”!(来源:读特 作者:周元春)



全国政协委员、正威集团董事局主席 王文银:

建议创办粤港澳大湾区集成电路产业大学


今年,王文银建议创办粤港澳大湾区集成电路产业大学,构建以大学为中心的集成电路产研生态圈、职教生态圈和资源生态圈。


王文银介绍,行业人才结构正逐步向设计业和制造业“前中端重”、封装测试业“后端轻”调整。这意味着我国高校人才供给无法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矛盾在一段时间内仍将存在,同时,除高端人才尤其是领军人才缺乏外,复合型人才、国际型创新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也将继续面临较大缺口。


王文银建议创办粤港澳大湾区集成电路产业大学,以大学为基地,跨时域、跨地域、跨校企领域、跨专业领域,打造集“大学校区+科研机构+科技园区+居民社区”于一体的产业创新聚集区。他认为,创办粤港澳大湾区集成电路产业大学有利于探索湾区集成电路产业一体化发展路径,打造产研生态圈;同时,可完善人才育留政策和资金保障措施,打造职教生态圈,资金方面,设立粤港澳集成电路产业大学科学基金,并划拨教研奖励专项资金,着力解决从教师到学生、从进校门到进企业的全流程科研奖励。


此外,王文银还建议成立粤港澳产业发展基金,以大学为基地发挥在财政、科研、资金等方面的互补优势,推动创新资源在大湾区之间的便利使用。(来源:深圳侨报)



全国政协委员、

观澜湖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朱鼎健:

发挥“超级联系人”作用助力湾区发展


“9年来,在全国政协这个广阔的平台上,我积极建言建策,针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海南自贸港建设、旅游休闲产业、体育文化事业发展、青年工作、环保工作等等话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并在各种宣讲平台、媒体渠道积极发声,感到非常充实、有意义。”近日,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朱鼎健接受深圳特区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履职尽责当好“超级联系人”过去一年,朱鼎健履职不断。他分别参加了港澳办与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座谈会、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与港区委员视频会议、“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专题协商会、“把握机遇 深港携手共创辉煌”研讨会等座谈调研活动。同时,也跟港区政协委员一起就传达分享两会精神、支持香港国安法立法、支援香港防疫、加强香港与内地共同发展等主题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宣传。“调研履职期间,我深刻感受到国家防控疫情和恢复经济工作的强力有效,要实现香港疫情防控形势好转,迅速搭上国家经济复苏发展的快车,就必须进一步壮大爱国爱港的正能量,让内地和香港能更好地取长补短,互动发展。”朱鼎健表示,在新的形势下,香港和深圳应该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谱写出更精彩的“双城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充分运用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来内地学习、就业、生活,促进粤港澳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这也正是我多年来一直在致力的工作。未来,我将继续围绕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紧密结合自己在内地投资发展的实践思考,认真做好建言工作,还将持续发挥‘超级联系人’的作用,尽可能团结壮大爱国爱港力量,助力更多香港青年参与到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建设中来,为祖国的繁荣发展继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冀金融创新为旅游产业赋能去年,朱鼎健提交了《尽快形成可持续旅游发展的中国方案,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建议以粤港澳“人文湾区”建设为目标,给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安排》《 加强“软开发”,加快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区域型世界旅游目的地的建议》《建议在特殊时期给予旅游景区企业临时性财税金融支持政策》等提案,并获得了有关部委的积极答复,不少建议已经转化为政策措施。朱鼎健告诉记者,今年他一共准备了5份提案,为了让提案内容更有针对性、建议更有操作性,此前他已经与业界同仁等进行了多次交流探讨,并对相关领域进行了调研。这些提案包括了多个方面的内容,除了继续关注大湾区建设外,还包括休闲旅游行业发展等。“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升级发展,目前的金融服务、金融工具已经不能满足新经济时代旅游业发展的一些实际需求,旅游企业普遍难获得持续的融资途径。因此,我今年的其中一份提案,会重点关注如何可以通过金融创新为旅游产业赋能。”(来源: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元春)


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政协副主席、

民进深圳市委会主委陈倩雯:

助力深圳改革发展 推广深圳改革经验


在出发前往北京参加今年全国两会前,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政协副主席、民进深圳市委会主委陈倩雯接受深圳特区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国两会期间,她将通过积极发声助力深圳改革发展,同时也向全国积极推广深圳创造的可复制的改革经验,为发挥好深圳先行示范作用献计出力。


积极发声为深圳争取更多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去年,陈倩雯提交了多份提案,都获得有关部委的回复,不少建议也已经变成政策措施。其中,《关于提高深圳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力的提案》中,陈倩雯建议中央以深圳为试点,开展体制机制转型升级先行探索,对深圳计划单列权限进一步扩权赋能,同时,推动更多高端资源要素向中心城市集聚,向深圳配置更多的用地、用海、用林等指标,在轨道交通建设、电力能源等发展方面给予深圳更大自主权,使深圳能够进一步突破体制机制、土地空间、能源水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制约,更好发挥核心引擎作用,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发展。


陈倩雯告诉记者,国家发改委答复提案称,国家相关部委已经出台一系列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举措,积极放权,如自然资源部出台了相关政策,将国务院可以授权的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事项委托深圳市政府批准。又如在资源要素集聚方面,自然资源部将指导广东省科学合理确定深圳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建设用地规模等指标,支持深圳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等。“非常振奋的是,去年10月,首批40条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授权事项清单发布,扩大深圳对于土地资源规划的自主权、有效提高空间资源的配置效率等也都有所体现。”


无调研,不提案。去年以来, 陈倩雯多次参与各级政协组织的调研活动,也牵头组织开展了多场调研和座谈。“在‘双区’建设背景下,我们还将继续深入调研,围绕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实施积极建言献策,助力深圳全面改革发展。”陈倩雯说。


推广深圳经验解决“僵尸企业”问题


深圳先行示范区的建设,其中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为全国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作为全国政协委员,陈倩雯认为,她有义务通过全国政协这一履职舞台,将深圳的好经验进一步推广。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全国各地也在这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改革成效,商事主体的数量急速提高。但这也带来后续需要进一步完善管理的问题,比如‘僵尸企业’越来越多,耗费大量的社会资源。”在这方面,深圳已经作出了积极的探索——深圳2013 年推出《深圳经济特区商事登记若干规定》,是我国第一部涉及商事制度改革的地方性法规,对建立企业除名、依职权注销、简易注销等制度开展探索。2020年,深圳总结经验,修订规定,明确创设除名制度和依职权注销制度,及时清理“僵尸商事主体”,新修订规定已于2021年3月1日施行。陈倩雯今年将提交提案,建议借鉴深圳经验,立法创设“依职权注销”制度,解决“僵尸企业”问题,防范系统风险,净化营商环境。(来源: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元春)


全国政协委员、

金澳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舒心:

立法推动电池回收


舒心告诉记者,去年他提交了《关于尽快为湖北企业“输血”“供氧”,助力企业渡过难关的提案》《关于提升人民币全球循环系统承载力,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建议的提案》和《关于新冠疫情期间战略必需品的财政补贴问题和政策建议的提案》:“这些提案都受到相关部委、机关的重视,不少建议都得到了采纳。尤其是关于助力湖北企业渡过难关的建议,落实得非常好。”


“2020年,疫情对湖北的企业影响特别大,但是在全国各地的支援下,在国家政策的精准帮扶下,湖北企业挺过来了!”舒心为此感到特别高兴。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一名企业家,舒心不仅积极建言献策,还在疫情期间捐款捐物累计700多万元。为了感恩一线医务人员的无私奉献,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他要求公司提供300个优质工作岗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抗疫医护、工作人员子女。也因此,公司先后荣获全国抗疫先进民营企业及省、市各级抗疫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舒心家庭也荣获全国妇联颁发的全国抗疫“最美家庭”。


谈及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舒心表示,经过深入调研,他将就环保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等方面建言。


“目前动力电池回收刚刚兴起,没有强制回收政策,缺乏行业统一标准,缺少政策资金扶持,动力电池的退役处置,还处于自生自灭的放任状态,为未来电池集中退役期埋下‘炸弹’。”舒心认为,应加强电池回收立法,建立国家行业标准,加紧布局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市场,引导健全完善相关技术,以应对处理未来越来越多的退役电池,减少环境污染,真正变废为宝。


另一方面,在巩固扶贫攻坚成效方面,舒心建议,要调动民营企业的积极性,集中优势,继续加强与乡村的产业协作,形成产业帮扶闭环,确保农民不返贫、过上越来越好的生活。同时,扶贫先扶智,要在对乡村的文化普及、科技支持方面多下功夫。(来源: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元春)



全国政协委员、

广东省新阶联会长黄西勤:

收集最真实的呼声助企业渡难关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新阶联会长黄西勤去年履职有点忙。而忙碌的履职也让她交出了一份丰富精彩的“委员作业”:
发起、参与《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形势下民营企业经营发展困难及政策建议调查》、全国政协关于支持大别山革命老区探索走出一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路子的重点提案督办等多个调研;提交《关于加强粤港澳专业服务业深层合作,打造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湾区的提案》等5份提案;参与广东省政协住房“租售同权”政策落实情况专题网络视频调研座谈会等多次议政活动……
“深入基层调研,收集民情民意并在全国两会上积极建言,这是政协委员的职责和担当。”黄西勤说。
精心调研收集民之所呼
2020年2月5日,黄西勤向全国政协提交了《关于应对疫情政策优惠精准发力,助推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提案》。
说起这个提案,黄西勤告诉记者,2020年1月29日,由她发起,广东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开展了2020春节复工调研,2月1日,又发起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势下民营企业经营发展困难及政策建议调查,希望借此评估疫情给企业经营发展和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并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建议。这次调研收集了来自企业一线最真实的呼声,黄西勤第一时间将民之所呼转化为提案,提交到全国政协。
“后来一系列的扶企助企政策出台,我们的一些建议变成了政策措施,在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黄西勤说,通过自己的履职放大来自基层的声音,让更多老百姓的诉求得到倾听和回应,这让她感到欣慰和自豪。
为大湾区“软硬联通”建言
去年,黄西勤还带领广东省新阶联、粤港澳大湾区专业知识人士联盟成立的“港澳青年专业人士在粤创新创业”课题调研组开展调研,最终形成《关于港澳青年专业人士在粤创新创业情况的调研报告》并上报有关部门作为决策参考;参与“探索粤港澳专业服务规则衔接模式,促进大湾区专业行业融合发展”专题调研,积极建言献策。
“近年来,我一直在不同场合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献计献力。今年,我也将继续为加快推进大湾区基础设施‘硬联通’和三地体制机制的‘软联通’积极建言。”黄西勤说。
委员“记者”一肩挑
2020年,由于疫情防控的要求,很多媒体记者都不能到全国两会会场采访。在这次特殊的会议期间,代表委员们将审议、决定、讨论很多事关国家发展的大事、老百姓关注的热点。作为在现场的全国政协委员,黄西勤决定既要当好委员、履好职,还要力所能及地向大家传递会议信息和更多代表、委员的声音。
既当委员,又当“记者”,偶尔还要当“主播”,黄西勤在每天认真参加各项大会议程,积极讨论发言之外,还在履职间隙逮住机会就“采访”、拍摄、当“主播”发声……每天晚上,黄西勤都要忙到深夜,但她累并快乐着。
“如果今年还有需要,我会在履职的同时,继续向大家传播会场声音!”黄西勤告诉记者。(来源: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元春)
来源:深圳梦(微信号ID:SZeverything)综合

相关文章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SZeverything@qq.com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